返回顶部

中国影像方志| 莒南:心怀家国崇文尚武家风世代传承 生态发展红色热土铭记沂蒙精神

2020-07-10 15:20:29

 

CCTV-10

2020.6.10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卷 莒南篇

 

抗日战争期间,莒县在无数英雄儿女与日本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一分为二。北部被日军占领,多山的南部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1日,为巩固根据地建设,莒县位于浔河以南的部分被单独划出,成立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之名迅速成为领导山东人民抗日的一面旗帜。

 

地名记-1.jpg

 

地名记-2.jpg

 

地名记-3.jpg 

 

心怀家国 崇文尚武

 

王璟出生于莒南县大白常村,先后辅佐过明代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皇帝,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

 

文化记-1.jpg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王璟一生都在践行着这句铮铮誓言。

  

文化记-2.jpg 

 

明朝中后期,阉党专权,谄媚腐败之风愈演愈烈。王璟却坚贞不屈,不愿同流合污。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浙江发生大饥荒,王璟奉命赈灾,上奏赈灾建议十条,保全了40万名受灾百姓的性命。几年后,太监刘瑾等人把持朝政,私设皇庄,加收赋税,百姓苦不堪言。王璟抗疏切谏,仗义执言,终使皇庄得以撤销,救百姓于水火。

  

文化记-3.jpg

 

文不贪财,武不畏死,为国为民,天下太平。

 

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倭寇突袭松江府,孙镗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文化记-4.jpg 

 

感于孙镗的报国之志和慷慨义气,后人在村中一块长140厘米、宽80厘米、重约4吨、形似铁牛的唐代陨铁旁,立祠纪念。陨铁铁牛气势轩昂,与孙镗石像相视而立,成为孙镗“牛劲儿”的最好注解。孙镗的英雄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

  

文化记-5.jpg

 

家风教育 世代传承

 

庄瑶,清嘉庆年间进士,出自莒南耕读传家的世族——庄氏。为官期间,他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在河南彭怀卫道任上,不畏劳苦,亲自穿上短衣,与百姓同修大坝,共抗洪灾。百姓为了纪念他,将他种在大堤上的柳树,称“庄公柳”。

  

家风记-1.jpg 

家风记-2.jpg

  

庄瑶的儿子庄锡级,秉承教诲,为官殚精竭虑,卒于任上。“父子进士”这种秉公无私的高尚品行,源于一个家族六百年来立德勤学的精神传承。 

 

家风记-3.jpg 

 

庄氏祠堂旁的碑廊中,庄瑶手书十分醒目:“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通俗简短的12个字,却是庄氏家族一以贯之的信条。

 

家风记-4.jpg

  

自明五世祖庄谦始,历代庄氏先辈都极其重视家风教育,留下了《式古篇》《十二忌九戒》《慎守堂家训》等一篇篇教导家族后人的金玉良言。

  

家风记-5.jpg

 

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令庄氏家族名扬四海。“松柏有本性,山水含清晖。”正如松柏出于苦寒,庄氏对德行的教育,源于他们对艰苦求学的深刻记忆。

  

家风记-6.jpg

 

家风记-7.jpg 

家风记-8.jpg

 

名为“因园”的学堂,占地四千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它的存在使庄氏家族得以诗书继世,人才辈出。据统计,明清两代,庄氏家族共有进士7名,举人20余名。

 

家风记-9.jpg 

家风记-10.jpg 

 

红色热土铭记沂蒙精神

 

1932年,板泉镇中心小学的小院里建立了莒南的第一个党支部。七七事变爆发后仅一个月,谢辉等人领导莒南人组建了抗日武装,进行积极自卫。正是顺应着群众的呼声,1941年3月,转战山东省多地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进驻莒南。

 

红色记-1.jpg

 

在莒南驻扎期间,罗荣桓提出的“翻边战术”策略,粉碎了日军一次次的“囚笼封锁”。抗战部队战士发展到二十七万人,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迈出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

 

红色记-2.jpg

  

这座简朴的院落,就是山东省政府的前身——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驻地。党政军指挥机关在莒南的长期驻扎,使莒南俨然成为了全省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山东的“小延安”。

  

红色记-3.jpg

 

红色记-4.jpg

  

“不惜风霜劳苦……为人民改善生活服务。”这份文件记载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号召干部们克服简陋的生活条件,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八路军战士和领导干部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引发群众了拥军支前的高潮。

  

红色记-5.jpg 

红色记-6.jpg 

红色记-7.jpg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山东省政府在莒南正式成立。

  

红色记-8.jpg

  

英雄的莒南人民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县志记载,抗日战争期间,莒南县共有13698人参加八路军,66740名青壮年参加抗日自卫队,牺牲烈士761名。英勇无畏、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莒南人,继承先烈遗志奋勇向前。

 

红色记-9.jpg 

红色记-10.jpg 

红色记-11.jpg

 

 

一把土捏成家常景 一座窑烧出一片天

 

薛家窑泥陶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至南宋,农民起义军在此安营建窑,烧制器皿,使当地的制陶技艺得以发展。村民们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劳朴实,换得了一门看家手艺,代代相传。

 

工艺记-1.jpg 

工艺记-2.jpg

  

不同于一般的陶器艺术品,薛家窑泥陶是陶器中的“下里巴人”。作品多以实用器皿为主,一般为杯、碟、茶碗、大缸、大盆。如今,薛家窑泥陶创造性地与柳编混装,带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此外,薛家窑泥陶还走上了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泥陶生产中的燃烧废气被集中脱硫,安全环保,年产值达三千余万元。 

 

工艺记-3.jpg 

工艺记-4.jpg

  

为了保护和传承薛家窑泥陶制作技艺,莒南县专门建立了泥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介绍泥陶技艺从古至今的发展传承。同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薛家窑泥陶走进了莒南校园,在孩子们的手中重新绽放光芒。

 

工艺记-5.jpg 

工艺记-6.jpg

 

 

生态建设绘新篇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令莒南花生有着令人惊叹的“大个头”。

 

当代记-1.jpg

 

 

莒南,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花生种植试验基地。无人机精准喷药施肥、生物大数据害虫防控等技术都率先在莒南推行。同时,通过优质花生良种繁育,莒南花生不论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大幅提升。

 

 

当代记-2.jpg 

当代记-3.jpg

  

2018年,为建立健全花生产业链,莒南县建设了花生产业园,集花生油生产、农特产食品加工、科技研发、仓储物流配送、试验基地种植及生态观光农业等于一体,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紧密融合发展

 

当代记-4.jpg 

当代记-5.jpg

  

同时,为了提高花生的附加值,实现产业增效,勤劳聪慧的莒南人不仅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精炼设备和检测仪器,实现工艺和设备的全面升级,而且又开始应用生物科技对花生进行深加工。

 

当代记-6.jpg 

当代记-7.jpg

  

2016年,鸡龙河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了“莒南之肾”,是莒南新的生态地标。 

 

当代记-8.jpg 

当代记-9.jpg

 

山水莒南,齐鲁红都。生态建设绘新篇,沂蒙精神满城辉。

  

当代记-10.jpg 

当代记-11.jpg 

当代记-12.jpg

 

  

结束.jpg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本文转自:央视科教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号

 mp.weixin.qq.com/s/_rRZI-0k7l06xlQLAluNFg

 

 

 

 

 

上一篇:中国影像方志| 鄄城:商羊舞祈福旷世兵法传千古 砖塑寄托美好鲁锦编织梦想
下一篇:“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季

行业新闻

NEWS ME

中国影像方志| 莒南:心怀家国崇文尚武家风世代传承 生态发展红色热土铭记沂蒙精神

2020-07-10 15:20:29
CCTV-10 2020.6.10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卷 莒南篇

 

CCTV-10

2020.6.10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卷 莒南篇

 

抗日战争期间,莒县在无数英雄儿女与日本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一分为二。北部被日军占领,多山的南部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1日,为巩固根据地建设,莒县位于浔河以南的部分被单独划出,成立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之名迅速成为领导山东人民抗日的一面旗帜。

 

地名记-1.jpg

 

地名记-2.jpg

 

地名记-3.jpg 

 

心怀家国 崇文尚武

 

王璟出生于莒南县大白常村,先后辅佐过明代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皇帝,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

 

文化记-1.jpg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王璟一生都在践行着这句铮铮誓言。

  

文化记-2.jpg 

 

明朝中后期,阉党专权,谄媚腐败之风愈演愈烈。王璟却坚贞不屈,不愿同流合污。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浙江发生大饥荒,王璟奉命赈灾,上奏赈灾建议十条,保全了40万名受灾百姓的性命。几年后,太监刘瑾等人把持朝政,私设皇庄,加收赋税,百姓苦不堪言。王璟抗疏切谏,仗义执言,终使皇庄得以撤销,救百姓于水火。

  

文化记-3.jpg

 

文不贪财,武不畏死,为国为民,天下太平。

 

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倭寇突袭松江府,孙镗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文化记-4.jpg 

 

感于孙镗的报国之志和慷慨义气,后人在村中一块长140厘米、宽80厘米、重约4吨、形似铁牛的唐代陨铁旁,立祠纪念。陨铁铁牛气势轩昂,与孙镗石像相视而立,成为孙镗“牛劲儿”的最好注解。孙镗的英雄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

  

文化记-5.jpg

 

家风教育 世代传承

 

庄瑶,清嘉庆年间进士,出自莒南耕读传家的世族——庄氏。为官期间,他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在河南彭怀卫道任上,不畏劳苦,亲自穿上短衣,与百姓同修大坝,共抗洪灾。百姓为了纪念他,将他种在大堤上的柳树,称“庄公柳”。

  

家风记-1.jpg 

家风记-2.jpg

  

庄瑶的儿子庄锡级,秉承教诲,为官殚精竭虑,卒于任上。“父子进士”这种秉公无私的高尚品行,源于一个家族六百年来立德勤学的精神传承。 

 

家风记-3.jpg 

 

庄氏祠堂旁的碑廊中,庄瑶手书十分醒目:“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通俗简短的12个字,却是庄氏家族一以贯之的信条。

 

家风记-4.jpg

  

自明五世祖庄谦始,历代庄氏先辈都极其重视家风教育,留下了《式古篇》《十二忌九戒》《慎守堂家训》等一篇篇教导家族后人的金玉良言。

  

家风记-5.jpg

 

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令庄氏家族名扬四海。“松柏有本性,山水含清晖。”正如松柏出于苦寒,庄氏对德行的教育,源于他们对艰苦求学的深刻记忆。

  

家风记-6.jpg

 

家风记-7.jpg 

家风记-8.jpg

 

名为“因园”的学堂,占地四千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它的存在使庄氏家族得以诗书继世,人才辈出。据统计,明清两代,庄氏家族共有进士7名,举人20余名。

 

家风记-9.jpg 

家风记-10.jpg 

 

红色热土铭记沂蒙精神

 

1932年,板泉镇中心小学的小院里建立了莒南的第一个党支部。七七事变爆发后仅一个月,谢辉等人领导莒南人组建了抗日武装,进行积极自卫。正是顺应着群众的呼声,1941年3月,转战山东省多地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进驻莒南。

 

红色记-1.jpg

 

在莒南驻扎期间,罗荣桓提出的“翻边战术”策略,粉碎了日军一次次的“囚笼封锁”。抗战部队战士发展到二十七万人,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迈出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

 

红色记-2.jpg

  

这座简朴的院落,就是山东省政府的前身——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驻地。党政军指挥机关在莒南的长期驻扎,使莒南俨然成为了全省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山东的“小延安”。

  

红色记-3.jpg

 

红色记-4.jpg

  

“不惜风霜劳苦……为人民改善生活服务。”这份文件记载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号召干部们克服简陋的生活条件,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八路军战士和领导干部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引发群众了拥军支前的高潮。

  

红色记-5.jpg 

红色记-6.jpg 

红色记-7.jpg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山东省政府在莒南正式成立。

  

红色记-8.jpg

  

英雄的莒南人民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县志记载,抗日战争期间,莒南县共有13698人参加八路军,66740名青壮年参加抗日自卫队,牺牲烈士761名。英勇无畏、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莒南人,继承先烈遗志奋勇向前。

 

红色记-9.jpg 

红色记-10.jpg 

红色记-11.jpg

 

 

一把土捏成家常景 一座窑烧出一片天

 

薛家窑泥陶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至南宋,农民起义军在此安营建窑,烧制器皿,使当地的制陶技艺得以发展。村民们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劳朴实,换得了一门看家手艺,代代相传。

 

工艺记-1.jpg 

工艺记-2.jpg

  

不同于一般的陶器艺术品,薛家窑泥陶是陶器中的“下里巴人”。作品多以实用器皿为主,一般为杯、碟、茶碗、大缸、大盆。如今,薛家窑泥陶创造性地与柳编混装,带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此外,薛家窑泥陶还走上了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泥陶生产中的燃烧废气被集中脱硫,安全环保,年产值达三千余万元。 

 

工艺记-3.jpg 

工艺记-4.jpg

  

为了保护和传承薛家窑泥陶制作技艺,莒南县专门建立了泥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介绍泥陶技艺从古至今的发展传承。同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薛家窑泥陶走进了莒南校园,在孩子们的手中重新绽放光芒。

 

工艺记-5.jpg 

工艺记-6.jpg

 

 

生态建设绘新篇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令莒南花生有着令人惊叹的“大个头”。

 

当代记-1.jpg

 

 

莒南,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花生种植试验基地。无人机精准喷药施肥、生物大数据害虫防控等技术都率先在莒南推行。同时,通过优质花生良种繁育,莒南花生不论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大幅提升。

 

 

当代记-2.jpg 

当代记-3.jpg

  

2018年,为建立健全花生产业链,莒南县建设了花生产业园,集花生油生产、农特产食品加工、科技研发、仓储物流配送、试验基地种植及生态观光农业等于一体,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紧密融合发展

 

当代记-4.jpg 

当代记-5.jpg

  

同时,为了提高花生的附加值,实现产业增效,勤劳聪慧的莒南人不仅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精炼设备和检测仪器,实现工艺和设备的全面升级,而且又开始应用生物科技对花生进行深加工。

 

当代记-6.jpg 

当代记-7.jpg

  

2016年,鸡龙河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了“莒南之肾”,是莒南新的生态地标。 

 

当代记-8.jpg 

当代记-9.jpg

 

山水莒南,齐鲁红都。生态建设绘新篇,沂蒙精神满城辉。

  

当代记-10.jpg 

当代记-11.jpg 

当代记-12.jpg

 

  

结束.jpg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本文转自:央视科教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号

 mp.weixin.qq.com/s/_rRZI-0k7l06xlQLAluNFg